停播6天后,8月1日下午,東方甄選自營產品店終于復播。
復播前,東方甄選自營產品店專門在抖音發(fā)了一條澄清視頻,視頻中,CEO孫東旭直言,“大可不必”擔心東方甄選和抖音的關系,“和平臺的溝通一直順暢”。
但不可否認的是,在獨立APP上開啟首播后,東方甄選與平臺的關系已經變得微妙——至少在外界看如此。而在東方甄選高調在自營APP開啟連續(xù)三天8.5折促銷之后,兩者的關系恐怕就更為復雜了。
五六年前,類似的劇情曾經在互聯網上演過一輪,主角是拼多多和騰訊。
2017年下半年,拼多多開始將用戶從微信導入自家獨立APP,這被外界視作“拼多多在挖騰訊的墻角”。不過2018年上半年接受《財經》雜志采訪時,黃崢否認了這種說法,“我們并沒有強推APP,更多是用戶主動的選擇?!?/p>
他同時否認的還有騰訊對拼多多的扶持,“我并不認為騰訊扶持了拼多多,我們也被封過很多次。”
盡管黃崢嘴上極力撇清與微信的關系,否認拼多多在微信里享受到了某些特權,但誰都知道拼多多的生長離不開微信流量的澆灌,拼多多也窮盡各種方法在微信里開采流量,最知名的就是“砍一刀”和“新文化運動”。
與拼多多形成反差的是,東方甄選在回應停播事件時,表現得頗為客氣,“我們一直非常感謝平臺對我們的支持”,““這次是我們自己不小心出現了問題,觸發(fā)了規(guī)則,我們會積極整改?!?/p>
但手上的動作沒停。連續(xù)三天的85折大促結束后,東方甄選公布銷售額:1.1億元,并將促銷期延長2天至31日。
東方甄選有充分的理由做一款獨立APP:其主號東方甄選在抖音的銷售額正顯露出增長停滯、乃至下滑的態(tài)勢,營銷費用卻在走高,自建獨立APP是解決這種困境的方式之一。
三天沖到1.1億元銷售額——超過東方甄選自營產品店此前一個月的銷售額,證明了獨立APP這條路行之有效。但需要指出,這一成績是建立在8.5折促銷的基礎上的。對東方甄選來說,眼下最迫切的其實不是將用戶從抖音導入獨立APP,而是仿效拼多多,一邊抱緊抖音大腿,一邊繼續(xù)在抖音生態(tài)里開采流量。
東方甄選之于抖音與拼多多之于微信,有諸多不同之處:后者具備穩(wěn)固的投資關系,前者只是單純的合作,關系更脆弱。
黃崢尚且說“我死了騰訊不會死,騰訊有千千萬萬個兒子”,東方甄選之于抖音的重要性就更要弱上幾分了。
顯然于東方甄選而言,守住抖音這塊大本營才更為重要。
東方甄選與拼多多的另一顯著區(qū)別,是體量。拼多多早已成為平臺,東方甄選尚且只是品牌,但單從東方甄選推出獨立APP便能看出,作為前教育界大佬,俞敏洪勢必不甘心讓東方甄選只停留在直播帶貨公司這個量級。
以拼多多今日體量,尚不能損失微信這個流量之源,假使東方甄選未來能夠做大做強,抖音都是它無法失去的依靠。
東方甄選越想成為平臺級公司,就越不必急于另立門戶,在抖音的池子里挖掘出更多流量,才是東方甄選的頭等大事。
自東方甄選爆紅后,它常被拉來與交個朋友、遙望網絡對比,但自建APP,讓俞敏洪和東方甄選的野心顯露無疑。
俞敏洪
俞敏洪志在互聯網生態(tài),而不只是一家直播帶貨公司。近期東方甄選向文旅行業(yè)拓展,更證明了這一點。若以未來的大公司視之,做獨立APP就是東方甄選的必經之路。
從抖音直播間通向大公司之路,東方甄選并無可參考的樣本。騰訊曾依仗流量優(yōu)勢,澆灌出了一眾互聯網公司,但抖音里至今沒長出一家互聯網大公司。
之所以如此,是抖音不能——移動互聯網盛宴早已接近尾聲,時代也不允許它再靠投資投出另一個自己,也是抖音不愿——投資之路被堵死后,將流量牢牢攥在手中,抖音的收益才能最大化。
如今東方甄選想成為抖音生態(tài)里飲到頭啖湯的公司,并不容易。抖音生態(tài)里沒有參照物,微信生態(tài)里倒是有許多,上文反復提及的拼多多就是例子。
將東方甄選與拼多多做類目,乍從體量上看,兩者就相去甚遠,但若深究內里,兩者的成長路徑卻有相似之處。
它們同樣從擁有豐沛流量的大平臺中生長出來,同樣或多或少受到了平臺的流量優(yōu)待。拼多多受到的流量優(yōu)待自不必說,東方甄選爆紅同樣少不了平臺背后助推。
36氪曾報道,東方甄選爆火之際,東方甄選的場觀要比同粉絲體量的直播間高出30%-40%,其中一半是抖音官方推送進來的。
達多多數據顯示,東方甄選、東方甄選自營產品兩個抖音直播間的觀眾來源結構中,來自推薦feed流的流量都高于行業(yè)平均水平,而其他(含付費)則遠低于行業(yè)平均水平。
銷售額達到一定量級后,拼多多和東方甄選同樣開始謀求獨立性。
2018年,拼多多加速向獨立APP導流,比如用戶在微信點擊“領取一定現金的二維碼”后,回收到“去App確認收錢”的通知,引導用戶走向APP。
東方甄選近來的動作則更為激進。他們迅速抓住了自營產品店鋪停播的窗口期,將品牌的忠實用戶導入獨立APP。
當然,它們的獨立運動也同樣收到了許多質疑聲。放在現在可能難以想象,外界會不看好拼多多的自建APP之路,但拼多多推APP之初,同樣會有人質疑“人們不需要另一個第三方獨立電商”“不如老老實實在微信體系內發(fā)展”。
眼下,東方甄選聽到的類似聲音,只會更多。
事實上,東方甄選另立門戶,對抖音來說并非全無好處。倘若東方甄選真能出走成功,恰能證明抖音的流量號召力和它的生態(tài)活力。
但東方甄選能否成為抖音的拼多多,尚有待觀察。
東方甄選的最大潛力在于,俞敏洪依舊有雄心,他不甘于讓東方甄選只停留在直播帶貨公司這個層面?!拔覀円膊皇羌兊闹辈ж浌净蛘進CN公司”,出圈之初,東方甄選就曾表示,市面上“沒有一個可比的商業(yè)模式。
成為大公司,早已寫進東方甄選的發(fā)展計劃中。正因如此,相對于其它主播或MCN機構,它的商業(yè)模式相對健康。
交個朋友從去年底開始從抖音走向淘寶、京東,而東方甄選的多平臺布局則開始得更早,淘寶、視頻號、小紅書等平臺都有東方甄選活躍的身影。近期回應自建APP爭議時,俞敏洪直白地指出,創(chuàng)建自己的APP平臺是“公司進取”的正常行為。
大多數直播帶貨公司的營收來源是廣告,作為一家此前未涉足過電商領域的公司,東方甄選提早開始了供應鏈建設。
Tech星球此前曾援引第三方平臺數據稱,去年6月,東方甄選的自營品GMV還是 0.38 億元,6月爆紅后,其自營品GMV在三個月后增長至2.87 億元。
東方甄選此前財報顯示,2022年6月-11月,東方甄選共推出65款自營產品,平均每月推出超過10款新品。東方甄選逐漸從一個外界認為的直播帶貨公司,走向了品牌。
一個品牌離成為拼多多仍相去甚遠,東方甄選能否再次從品牌成為平臺同樣有待觀察,但市場上是有先例的,那就是近期傳出上市消息的SHEIN。
如同東方甄選爆紅大半受益于抖音的流量,SHEIN的崛起同樣曾依托于Tiktok。
SHEIN起家于獨立站,以低價自營品牌迅速占領了海外快市場市場,此后,SHEIN在快時尚品類基礎上,將其產品線向美容和家居品類擴展,供應鏈擴大到中國以外的地區(qū)。
東方甄選同樣正在進行品類和地域擴容。此前東方甄選表,未來公司將推出中國不同產地的更多優(yōu)質產品,加大自營品的布局,并且做好出海準備。今年3月,俞敏洪在一次活動中預告道“未來將布局文旅產業(yè)”,上個月,“北京新東方文旅有限公司”正式成立。
東方甄選走出抖音的有利條件不少,但同樣有一張負面清單,最突出的就是平臺的態(tài)度。早于停播事件,抖音的態(tài)度曾一度影響東方甄選的股價。
去年8月,東方甄選再次被傳出被抖音限流的消息,
至于此次停播,澎湃新聞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,是因為東方甄選主播在講解配料表的時候,包裝上露出了東方甄選APP的二維碼,相當于通過抖音平臺向自家APP引流,這一舉動違反了抖音相關規(guī)定,導致關停。
一位接近抖音的知情人士此前向盒飯財經表示,東方甄選被封禁店鋪和直播間,主要原因是“多開”,即一個視頻直播源多平臺分發(fā),東方甄選同樣的直播間,在抖音和自己APP里都用一個直播源。
無論是哪個原因,都與東方甄選自建APP有千絲萬縷的聯系,無需明言,東方甄選在APP獨播的動作,會降低平臺對他們的寬容度。
在東方甄選加速向APP導流之前,裂縫已經存在。85折大促過后,雙方的關系恐怕又要脆弱幾分。
“基于外部的平臺所建立起來的熱鬧的商業(yè)模式,有很強的脆弱性”,俞敏洪早就存了自建APP的心思,但盡管自建APP暫時成功,脆弱性依舊存在。
第三方數據平臺飛瓜數據顯示,今年618期間(5月25日-6月18日),東方甄選美麗生活帶貨直播銷售額為2.5億-5億元,這一成績與交個朋友抖音直播間銷售額不相上下。東方甄選能培育出新的賬號,證明抖音內并非無新流量可挖。
在企業(yè)擴張之道上,俞敏洪和黃崢有不同的管理哲學。外界熟知的是,拼多多的價值觀中有“本分”二字,所謂本分,就是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,為誰創(chuàng)造什么樣的價值,依賴誰活著,自己的職責是什么。
俞敏洪則是“不安分守己”,一次演講中,他指出,正是因為這種特質,他才會在新東方發(fā)展很好的時候就開始嘗試著去接觸新鮮事物,“我常常被公司的同事嘲笑不務正業(yè),但也正是因為不務正業(yè),才有了東方甄選。”
而在與平臺的關系問題上,俞敏洪或許應該向黃崢學習,與平臺維持更好的關系,并繼續(xù)在抖音開采流量。
拼多多一手建設APP生態(tài),一手竭盡所能在微信生態(tài)里挖掘流量的大前提是,靠著投資,拼多多和騰訊形成了穩(wěn)固的關系。黃崢在2018年初的采訪中也透露“來自APP的訂單量已經遠遠超過了50%”,它的根已經牢牢扎在自家APP中。
但東方甄選在這兩項上都不敵拼多多。東方甄選的根仍在抖音直播間內,而它與抖音也只是合作關系。在這種情況下,高調地將從抖音積累起來的用戶遷移到自家APP,顯然更易招致平臺相對嚴格的管理政策,危險系數更高。
關于暫停東方甄選自營產品店鋪停播的問題,抖音都未做出過多回應。但可以想見,抖音是秉持著冷眼旁觀的態(tài)度。
從東方甄選的流量結構來看,其流量來源中,付費流量的占比并不高,甚至極低。對流量售賣商抖音來說,將流量出售給誰并無二致,抖音從其它商家中能獲取的廣告收益比甚至還更高。
倘若東方甄選真能成為平臺級公司,是對抖音造星能力的最好證明,勢必能吸引新的公司源源不斷的進入,復制東方甄選的成功。
一位接近抖音人士告訴字母榜,抖音是希望東方甄選和交個朋友都能自己做起來,“抖音就是一個客廳,誰來都是客。”
但前提是,東方甄選不能做出站外引流的不良示范,否則,停播、關店的事情不會只有一次。
東方甄選的平臺化之路,或許不宜操之過急,宜徐徐圖之。